|
如今的国际关系就像一张复杂的大网,国家间友谊也往往是以利益作为驱动力的。 这其中是否有其他势力在蓄意挑拨、从中作梗呢?亦或是中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利益呢?
作为苏联解体后才独立的国家,乌克兰迫切地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和外交合作伙伴,而此时的中国则正在加速融入国际体系。
在苏联时代乌克兰就是重要的军事技术与重工业基地之一,这也让他们积聚了丰富的技术资源。 中国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获取了大量军事技术,包括如AI-222系列航空发动机,这一发动机在中国的高级教练机和轻型战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乌克兰还提供了舰艇设计的具体方案,帮助中国改进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技术性能,同时在导弹技术领域,双方合作包括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技术的转让,这些技术合作明显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工业实力。
而中国则大量购买乌克兰的农产品和机械设备,为其国内公司可以提供了一片新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还向向中国出售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船体,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艘未完成的航空母舰是在苏联解体后由乌克兰继承的,由于缺乏资金和战略需求,乌克兰决定将其出售给中国。
通过“瓦良格”号,中国首次获得了大型航母的设计和建造经验,为日后自主研发航母奠定了技术和工程基础。 在两国的蜜月期,由于双方均在国际事务中强调多边主义和主权原则,这种共同点使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乌克兰的中立外交政策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与中国的“不结盟”理念相契合,为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在新中国刚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在反对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中的斗争,同时也长期支持巴勒斯坦。
这种立场与许多阿拉伯国家形成了战略一致性,并且在早期由于中国在能源供应上高度依赖中东地区,与阿拉伯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对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1992年中以两国正式建交后,以色列迅速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在九十年代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双方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合作迅速升温。 中国企业投资以色列的科技初创公司,同时以色列的农业技术也大幅度的提高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力。
而在无人机领域,中国最早便师从以色列,从以色列获得了大量的技术文档和无人机模型。 凭借从以色列获取到的无人机技术作为起点,中国才慢慢拥有了如今在无人机领域的成就。 总之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两国通过所有的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解和信任,以色列也希望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增进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关系。
然而这些年来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以色列,都在其对外政策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亲美倾向。 乌克兰方面,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盟对其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毕竟以色列这一个国家是依赖美国才得以建国的,并且长期以来依靠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以色列海法新港项目是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在建设期间遭受到美国政府的诬蔑和打压,不过在以色列官员的背书下,最终工程还是顺利完工。 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以色列国内实际上并不愿意主动与中国把关系闹僵,但是他们又得格外顾及美国的感受。
在倒向西方期间乌克兰加入了多个西方经济和政治组织,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议推动了其出口多元化。 但是这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乌克兰经济面临的严重结构性问题,自从独立以来乌克兰的工业基地便持续萎缩,对外能源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
并且乌克兰国内长期存在的贪腐问题也加剧了他们的经济困境,在2017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研究报告中,乌克兰喜得商业腐败第一的桂冠。
腐败从地方政府渗透到国家机关的各个层面,西方提供的外部援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还因此滋生了新的社会不满。 2014年以后美国提供了多轮经济援助,但这中间还包括严格的结构性改革要求,如削减能源补贴和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 这些条件导致乌克兰国内经济承压加剧,同时使其对外部资本的依赖愈发严重,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乌克兰的经济独立性。
同时乌克兰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被强化,试图通过文化认同与西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也让乌克兰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明显减少。 在视频网站上,我们随手就可以刷到乌克兰军队“抓壮丁”的视频,甚至有个乌克兰小伙在自己的结婚典礼上差点被强行充军。
和乌克兰相比以色列的日子显然要舒坦得多,因为在中东地区,以色列的利益几乎能等同于美国的利益。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通过“紧急空运”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武器,帮助以色列渡过了危机。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长期向以色列提供平均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巩固了以色列的防御能力。 在外交上美国在联合国多次为以色列提供支持,包括否决多项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 然而天底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紧密关系也使以色列在应对中东复杂局势时受到更多的来自美国的制约。
在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以色列需要顾及美国的战略安排,而无法完全自主。 以色列内部其实也有一些声音开始担忧过度依赖美国可能损害他们的外交独立性。 但是就目前来看,只要美国不放弃在中东的利益,以色列这一个国家就可以一直过得很滋润。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和先进防空系统,以帮助乌克兰应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欧盟也向乌克兰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经济援助,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转型。
为了获得这些援助,乌克兰有必要进行艰难的国内改革,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向欧盟和美国开放国内市场。 相比之下,中国提供的合作往往更看重经济利益,不附加政治条件,在这一点上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就是最好的名片。
直到今日,这条铁路依旧是坦桑尼亚的运输主动脉,为东非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支持。 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一直强调互利共赢,不附带意识形态要求或政治条件,这与西方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
乌克兰如今全面倒向西方,势必会损失过去与中国合作所拥有的市场占有率,这些损失短时间内也很难被西方市场完全填补。 以色列的情况虽然好点,但放弃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在长久来看也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在全球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和合作伙伴将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损失。
乌克兰和以色列选择靠拢美国是基于各自的安全和经济考量,而中国的外交策略则以扩大自身影响力为目标。 国家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但最终决定两国关系的仍然是实际利益。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中企投资建设的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此前曾频遭美国政府污蔑打压 观察者 2021.09.03 掺水的援助:西方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内幕与剖析 观察者 2023.02.24 “害怕毫无意义地死去”,乌克兰男性躲在家中逃避征兵 观察者 2024.06.26 以武器“关切”乌克兰局势,西方各国军援乌克兰汇总 2022-03-14 10:36·观察者网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
联系人:房经理
手 机:13668832366
Q Q:2766289827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福山西岭街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