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体育官网下载app下载
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3668832366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年报]联化科技(002250):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来源:博乐体育官网下载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6 10:11:45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已回购股份11,459,900股后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

  2024年7月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报告说明2024年中期,全球人口达近82亿,预计未来60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更离不开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提高了粮食产量,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植保是农业生产不可或

  缺的生产要素之一,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植保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不仅要治理病、虫、草害提升产量;也要吃得

  根据“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2025 年 1 月发布的市场预测,2024 年全球植保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为750亿美元左右,且未来五年将以2.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植保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行业竞争格局,全球前五大原研植保公司贡献了约 60%市场占有率。这一些企业注重创新

  型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将公司盈利的一部分稳定投入研发,为市场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新产品。同时,全球主要市场不

  断提升的新产品登记要求及严格的环境和安全性审查提高了新产品的准入门槛。据统计,平均一个新产品在研发和上

  在专利期外商品市场,全球有近千家公司参与其中。中国是全球主要的专利期外产品生产地。近年来随着供应端产

  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开发抗性管理方案等是当今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为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提升的

  需求,利用新技术应对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病虫害,厄尔尼诺现象等;同时,顺应全球社会对于农药减量、碳中和

  等环保、绿色发展的诉求。因此,不仅是高效、低毒的化学植保产品,生物植保解决方案也将是行业向绿色转型的发展

  由于新化合物结构特殊,不易在市场获得;且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有着严格的要求。原研企业一般会用 CDMO 的定制

  模式采购产品。承接 CDMO 业务要求企业具有较好研发、技术孵化、商业化生产及供应链建立的综合能力,并具备 IP 保

  因此,业务所处的植保行业CDMO在未来仍将持续稳步发展并呈现稳定良好的态势。

  随着人类对医疗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对幸福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叠加全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

  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医药市场的需求一直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预测,全球医药市场仍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趋势,预计2025年将达到17,188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1,1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此外,随着未来全球

  医疗技术不断突破,随着药物靶点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深入,创新药领域将涌现更多产品,创新药市场规模占比有望

  超 70%。预计在 2025 年和 2030 年,全世界创新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2,227 亿美元和 15,455 亿美元。由此预测,

  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2年的2,437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2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7.8%。

  与此同时,国内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分别增至 20,645 亿元和 27,390 亿元,复

  合年增长率 5.8%。此外,随着国内药物创新需求的提升及产业扶持政策出台等因素,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同步呈现显著上

  升趋势。未来增速将远高于全球研发投入, 2021 年至 2025 年和 2025 年至 2030 年相应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13.1 %和

  鉴于医药行业具有强创新性与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的特点。大型制药公司选择专业的服务外包公司已成

  必然趋势,并呈逐年上升态势;而中小创新药公司通常将大部分资源投入核心研发,难以兼顾生产线的资源投入,并出

  于推进研发、资本配置和成本控制的考量,研发和生产的外包服务需求更突出。医药市场研发投入作为药物创新的核

  受益于行业的稳健发展,得益于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增加及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影响,全球 CDMO 行业处于持续 放量发展的趋势,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预测,全球 CDMO 市场规模 2025 年将达到 1,243 亿美元,2030 年将达到 2,3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2%。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已成功切入全世界创新药企 cGMP 供应链体系,逐 渐提升在全球CDMO市场的占有率,并处于中间体CDMO向API和制剂CDMO过渡阶段。全球研发管线%的药物有一定 开发活动位于美国,而有五分之一的药物有一定开发活动位于中国,显示了中国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同时也给国内 有着工程师人才红利、供给端工艺与工程化平台优势的 CDMO 企业,持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竞争的话语权。根据 Frost& Sullivan 报告预测,中国 CDMO 市场规模 2025 年将达到1,571 亿元,占全球比重的 19.6%;2030 年将达到 3,559 亿元, 占全球比重的23.9%。 从市场数据层面,公司医药所处的CDMO行业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持续稳步增长,行业前景明朗,竞争环境良好。 行业监督管理及政策层面, 2024年美国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共批准了50款新药,这中间还包括34款新分子 实体和 16 款生物制品。新分子实体中,小分子居多,占比约达 91%(31 款),其余包括核酸与多肽类药物;生物制品中, 81%为抗体类(10 款单抗、3 款双抗),其余为融合蛋白及 A 型肉毒毒素。上述数据进一步展现医药市场极高的创新性和 竞争性。且从下图FDA近五年批准新药数量显示,新药上市的速度除去2022年基本保持平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新化合物发现 筛选难度日渐增长的同时新药推进速率也在逐步的提升。 注:数据来源于医药魔方数据库及FDA官网(仅限CDER)。

  综上所述,新药研发面临持续创新、审批标准提高及上市速度加快的压力,推动医药公司增加研发投入并优化研发

  周期。为提升效率、控制成本和降低风险,大型药企将研发与生产职能外包,CDMO 企业得以深度参与从早期开发到商业

  化生产的全链条。中国CDMO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质量管理、供应链等方面逐步满足跨国药企要求。跨国药企对

  “一体化、端到端”服务的需求增加,倾向于通过CRO业务降低研发风险。国内工程师红利和MAH制度的实施为CDMO行

  业创造了发展机遇,技术型人才积累为行业注入活力。2024 年 CRO 行业整体回暖,国内药企及创新型药企加入原研药竞

  功能化学品的业务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下人们对电池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需求日益

  提升,以及“碳中和”和“碳达峰”双碳战略规划的需求,新材料、新能源等功能化学品市场需求急速扩张。下游终端

  个人护理及化妆品市场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 年至 2024 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由 1825 亿元增长

  至4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09%;根据尼尔森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美妆个护行业增长率将达到7.3%,即便是在北美

  和西欧这样的成熟市场也维持了7.8%和7.7%的增长。公司部分光气产品所处该行业未来发展前途良好。

  政策层面,2024 年,李强总理在《202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认可新能源作为

  新兴产业及绿色能源符合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应持续发展、巩固扩大产业领先优势。

  市场层面,根据高工锂电(GGII)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在 1,175GWH,同比增长 32.6%。电解液出

  货量在111万吨,同比增长32%。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1,288.6万辆及1,286.6万

  机量为 314.7GWH,同比激增 60%。由此可知,2024 年整个锂电产业上下游规模呈现快速地增长的趋势。但另一方面,整个

  产业链的淘汰赛也在急速加剧,终端新能源车市场和储能市场传导至上游,使得各细致划分领域的材料价格一直处在市场底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及储能领域的蓬勃发展,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长续航、快充、高低温应用场景和长

  循环等新功能,以及对于储能领域里的大容量电池不断催生出新的需求。未来,通过在材料端创新进而推动对现有电化

  学体系的技术改进和升级势在必行。电池化学品将不断迭代更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速升级,从而使应用端延伸新赛道,比如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数据电源系统等。未来,电池化学品的市场规模及

  回顾 2024 年,“MADE IN CHINA”相关这类的产品出口依然强劲。根据 EVTank 统计数据,2024 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成为汽车第一出口大国。2024年出口电池达到197.1GWH,同比增长29.2%。整车(EV)和

  电池出口量双双创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随着国际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变化,预计新能源整车及电池出口增速将有所放

  目前中国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在“碳减排”、“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工业发展

  的重要方向。换热设备作为工业生产里实现热量交换和传递的设备,在工业生产装置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重要的节

  能设备,在下游应用中十分普遍,整体上看,换热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出于下业横向扩张的影响,和持续降低

  能耗、提升能源效率的纵向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换热设备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从下游增长来看,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大范围的应用工业冷链、精细化工、新能源、石油化学工业等行业,这一些行业对冷却(凝)设备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学工业、新能源、工业冷链等行业扩大产能、产业升级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导致的新增设备需求;同时也来源于石油化学工业、工业循环水等行业针对节水、节约能源改造的设备更新需求。

  我国换热设备行业规模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换热设备包括公司主营的空冷器、蒸发冷凝器、复合冷凝器、闭

  塔产品,还包括传统的板式、管壳式换热器等产品,公司主营的空冷器产品在下游具体项目中可以替换相关的传统换热

  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全球植保行业提供先进的化学和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是全球植保 CDMO 业务的先行者和领先者,

  与多个国际农化/植保公司开展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 CDMO 业务,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深度覆盖产品生

  命周期各个阶段。在产品活性成分被识别初期,公司即和客户开展合作,与客户一同设计、筛选及开发工艺。依托自有

  研发平台,公司将植保业务进一步向前端延伸,为客户提供活性成分发现阶段(discovery)的定制研发服务。公司的业务

  斤级中试放大到百吨级以上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化服务。该业务模式帮助客户极大地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同时也让公

  司能够接触到最为前沿的植保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的管道内产品。长久来看,公司能够参与到每一代的植保新产品的供

  公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技术创新及全球化供应链布局方面持续投入,力争走在行业前列。技术方面,公司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打造了以上海研发中心、台州研发中心以及基地技术部等多个层次的研发技术平台,

  分别实现用户关于产品在前期研发阶段、工艺开发阶段、产品孵化阶段和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创新以及持续改进方面等多

  种需求。同时,公司不断深化连续流工艺的研究和运用,践行绿色生产的基本工艺,以助力碳减排工作。公司已成功规模化

  运行连续氯化,溴化,光气化,硝化,重氮化等化学反应。除此之外,生物植保品种研发和生产平台也在积极搭建中,

  从而顺应行业发展的步伐。目前,公司生物发酵实验室已完成建设,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基于与客户的合作,进行有关产品的实

  通过多基地建设来形成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是公司长时间坚持以及践行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其目的是提高供应链弹

  性,降低生产风险。公司植保事业部在全国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并在海外设有英国基地。出于满足植保客户布局供应链的

  需求,企业决定将马来西亚作为“差异化的供应链布局”的第二海外基地。未来,企业能向客户提供的来自中国、英

  国和马来西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不一样的需求的全产业链服务,利用中国完善的化工供应链配套设施及有竞争性的基础资源,

  协同英国和马来西亚灵活的生产及登记政策,为客户、为行业提供差异化的、一站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海外基地将继

  随着关键战略的实施、落地,公司的综合竞争性将逐步提升,在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也将进一步扩大。

  公司利用在化学合成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而进入医药板块业务。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公司通过深耕客户、发

  展技术,已与多家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达成合作,成为国内 CDMO 领域的重要竞争者之一,在 CDMO 业务的基础上,为了

  在 CDMO 业务方面,公司坚持深化大客户战略,不断加深与战略伙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成为跨国医药巨头研发和

  供应链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公司积极进行新客户拓展工作,通过参与新项目孵化及技术一体化平台策略,积极开拓新的

  潜在战略型、重要程度高的客户。与此同时,鉴于国内创新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积极发力与国内重要大客户的开发

  与合作。公司热情参加创新药的开发与合作工作,已经储备了一批极具商业潜力的临床II,III期管线产品。

  公司开展 CRO 业务,将合作从 CDMO 延伸至前端药物研发,热情参加孵化大客户潜力项目,深化合作关系,提供一

  站式服务。CRO 业务初期与跨国药企及国内企业建立合作,目前人才团队初步完善,未来将为公司医药业务注入新活力。

  公司专注于小分子及寡核苷酸研究,持续参与客户新药研发,积累丰富经验。截至2024年底,产品储备覆盖肿瘤、自身

  未来,公司将持续做大成熟业务,包括小分子 CDMO、起始原料及注册原料、GMP 中间体及高级原料药;抓住小分子

  及小核酸业务 CDMO 的老客户新项目及新客户新项目;并大力投入新兴业务的开发,包括多肽类产品 CDMO、放射性药物

  公司功能化学品下游大多数都用在个人护理及化妆品、电池化学品、新能源等领域。目前公司着力于开发电子化学品、

  电池化学品、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和个人护理及化妆品等领域上游的系列新产品。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研

  发拓展和外部技术引进并重,打造稳定优质的产品线,形成一定的技术和产业链规模优势。同时公司与国内、国际市场

  领先厂商形成战略合作,结合自有的技术特长和生产资源,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与客户共同成长,

  开发和提供了多种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化学品。公司在功能化学品业务板块以点带面,通过一至两个产品进入新能源市场,

  道内产品来看,随着未来两个主要电解质锂盐陆续完成试生产,并在经客户验证导入市场后,依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

  身在 IATF16949 质量体系建设、合成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积累,夯实新能源业务,公司将会开发系列市场需要的特种溶剂

  和功能添加剂产品,做到产品品种类型、质量和成本等兼具竞争力,从而在细致划分领域产业链整体上形成独有的优势。

  公司在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持续专注于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及化工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并且在该领域取

  得了一定的发展。公司的蒸发式冷凝器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做到了有能力实现国产替代,形成了良好的

  市场口碑及品牌优势。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经验。公司的产品体系较为完整,涉

  及蒸发式冷凝器、复合型冷却(凝)器、干式空冷器、闭式冷却塔等四大系列新产品。公司非标准化产品定制设计和制造

  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设计产品功能较为完善、可靠性高,能够充分实现用户的多样化产品需求,还可以符合商业

  化生产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凭借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积累了包括协鑫集团、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工业换热节能需求旺盛,石化、精细化工等行业均具有较稳定的市场空间。在石化、精细化工、工

  业冷链等生产项目中,公司工业换热节能设备产品具有较高占有率。总的来看,在工业换热节能装备领域,公司凭借较

  强的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一直在升级的核心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方案设计等,市场占有率逐步、稳固地提升。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公司控制股权的人牟金香与上述另外的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 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未知另外的股东之间是不是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 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金莺参与融资融券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3,943,200股;洪泽君参与融资融 券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6,000,000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上海弘尚资产管理 中心(有限合伙) -弘尚资产弘利2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 金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问题造成较上期发生明显的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业业务分为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和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植保板块主要是做植物保护原

  药及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植保公司可以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医药板块主要是做原料药、中间体的生

  产、销售以及为国际制药公司可以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功能化学品板块主要是做精细化学品、功能化学品的生

  产、销售以及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主要是做为工业冷链、精细化工、新能源、石油化工等

  2024 年,公司经营管理层坚持董事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以 SHEQ&C 为先,并坚持以结果

  为导向,慢慢地增加客户合作,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公司以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提高的安全标准

  及持续改进的技术能力。2024 年,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重新认定。公司子公司临海联化新能

  源产品顺利投产并实现主营出售的收益零突破。近一年,公司强化以客户为核心,指引公司生产经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

  股东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贡献。公司各事业部整合资源、合理统筹、提升效率,及时为客户提供稳定、优质的产品。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 567,680.19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1.88%,其中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的工业业务收入为564,942.1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87%;总利润为24,097.16万元,比上年同期间增加159.94%;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为 10,313.9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22.17%。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略有下滑,公司及时调整经

  营策略,精益管理,提升效率以稳定公司各基地生产经营情况并实现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主要情况如下: (1)植保业务

  2019 至 2022 年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企业超量备货,大量企业包括农民等库存积压。供应链恢复稳定后,全球粮食

  价格回落,农民种植投入趋于谨慎,对植保产品采购延迟。同时,供应端产能释放,供需关系错配,进一步压低了从基

  础原料到最终植保产品的价格。2024 年下半年全球植保部分品种需求量开始回暖,但产品价格低位浮动,行业仍处于去

  公司调整自身,精炼内功。在管理方面,进行各项流程的梳理及简化,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达到为组织瘦身的目的。

  在生产端,针对商业化产品,继续强调生产管理及工艺优化的重要性,通过技术革新及精益管理降造成本。

  业务端,公司继续加强与核心客户的沟通交流,一如既往地深耕管道内产品布局,依托与客户多年的互信关系以及

  自身的创新实力,积极地推进与全球主要植保公司在前端管道内新产品上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工艺筛选、工艺开

  发以及工艺放大的服务。该业务模式的持续布局与推广,较好地为公司引流了新产品,为日后发展储备了能量。在技术

  创新的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供应链布局,建立了中国加海外基地的差异化供应链解决方案。2024 年,依托海外基地产能

  及灵活性,已成功将产品推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同时,公司马来西亚基地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马来西亚基地的落成将

  为客户提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帮助公司最大限度地抵御潜在供应链风险。公司决

  策建设马来西亚基地以来,已与若干个行业巨头达成了“中国加海外”的植保原药产品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公司深刻理解生物植保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之一,寻求在“生物化学”植保领域的合作。在挖掘现有

  客户需求之外,积极拓展与新客户的合作,现已与若干新客户达成前期产品研究开发意向。

  2024 年,公司的医药业务板块继续稳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不同临床阶段及商业化阶段的 CDMO

  服务,包括且不限于药物合成工艺开发、工艺优化、注册验证生产及商业化生产,业务管线 年,公司积

  极开拓大客户业务与中小制药公司业务,获得多个跨国公司的合作奖项。公司客户包括欧美前二十位的大型制药公司,

  也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等创新药研发企业。同时也逐步推进 CRO 业务,在和现有客户做好服务对接的同时,积极拓宽

  在医药业务板块,各项研发、验证、生产等工作在历史基础上稳步推进。公司与现有战略客户的合作不断加深,2024年公司已完成或正在执行共计6个验证项目,其中3个为API项目。公司凭借研发能力、质量控制、商业化生产

  和供应链稳定管理等多方面的高质量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新的客户。与原有战略客户的合作从CDMO业务出发,拓展

  早期研发项目,加深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漏斗形锚定订单的模式,CDMO 业务订单也在增长,形成了从临床早期到商业化的项

  目一体化服务模式。相对应的,医药业务板块销售产品服务从注册起始物料不断向后拓展,目前创新药注册中间体和

  基于公司深厚的工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我们积极对客户已上市的产品做工艺优化,确保客户商业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客户拟上市的新药,我们在严格执行IP保护政策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工艺研发、质量研究、验证生产和注册申报等服

  医药事业部实施 cGMP 管理体系,主动追踪国内外最新的 GMP 法规以便于持续提升公司的 GMP 管理体系和合规水平。

  在 2024 年医药事业部聚焦偏差、变更、回顾分析、CAPA(纠正及预防行动)等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考虑了 NMPA(中国

  药品监督管理局),MHRA(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监管局)、PMDA(日本药品监督管理局),和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全面升级了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的合规性。并依据公司实际业务需求和

  计划,持续优化全球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进一步提升质量和合规能力奠定了基础,使得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与先

  进跨国制药公司保持同步。2024 年,公司成功接受近 20 次的国内外法规监督管理的机构和知名药企和跨国化学公司的质量体

  为了给客户更好地提供一体化服务,加强客户黏性,公司在 2023 年设立 CRO 研发平台并建立较强的团队,积极开

  拓 CRO 业务。2024 年,CRO 团队在此基础上继续深耕客户,接触近百家企业,完成与客户对接的工作及初次合作经验,

  CRO 业务是公司医药模块为拓展客户服务范围及提供一体化服务的重要一环,并对 CDMO 业务具有引流效应。2024

  年公司CRO团队在多肽技术、氨基酸,PEG,寡核苷酸研发技术等方面给予很大贡献,承接多个CRO订单同时发挥CRO创

  剂、绿色化学等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能力,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研发及商业化阶段项目,工艺优化的优势保证

  了公司产品的成本优势。尤其是已商业化项目,通过持续的工艺优化,不断为客户与公司创造新的价值,并保证了市场

  竞争力。公司成立了优异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能确保稳定存在竞争力的供应,这也是国际医药巨头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

  医药事业部 2024 年引入阿米巴管理理念在运营管理上逐步优化,提升效率和利用率,在节能降耗及客户交付上

  均获得客户的认可。医药事业部借助阿米巴管理方法的引进,同时把稻盛和夫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融合,让企业更具活

  功能化学品事业部坚持开发绿色环保新工艺,持续增强自主产品的竞争力。2024 年,功能化学品事业部积极拓展新能源化学品领域,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通过IATF16949、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在产品布局方面,完成包含正极

  材料、电解液及其配套产品在内的 4 个新能源产品的试生产运行及客户导入,并推进中试阶段产品 1 个,小试阶段产品

  15个。2024年,公司在个人护理、电子化学品、电池化学品、光伏相关化学品及环保材料等多个新兴领域与客户进一步

  2024 年面对国内经济复苏与国际局势动荡导致的经济新挑战,公司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及时作出调整了市场开拓策略,

  通过稳固传统领域,积极布局并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坚持大客户战略,以及通过更多专业化的沟通交流,为大客户提供

  在工业冷链领域,上海宝丰推动成套设备模块化服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生产装备能力、

  扩大产能,提供更多标准化产品;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做好精细管理,减少相关成本,实现产品功能性创新;公司通过以上

  方面的努力,在工业冷链领域保持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业务发展。在新能源领域,上海宝丰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开发能

  力,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加强技术力量,提高研发能力,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全年业绩相对稳定。

  公司于 2012 年开始实施责任关怀管理体系。我们遵循责任关怀管理导则并结合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上保护了环

  境、保证了员工的安全及身体健康,确保了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在2023年刷新安全文化,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确

  2024 年公司 RC 部门以体系导则为标准,组织内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全要素审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公司做“线上学习+线下实操”的安全培训模式,培训内容有岗位安全责任制、双重预防

  机制、职业健康管理、岗位风险与控制措施、现场处置方案等多项内容,并通过线下实际考核等方式检验并提升员工安

  此外,公司各基地组织完成了在岗员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员工,体检报告及时存入员工

  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执行职业健康监护一人一档管理。并为部分有需求的基地设立医务室并聘请了专职护士及医生,

  为员工身体健康保驾护航。2024 年,公司在节日慰问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员工多元活动,并开展心理健